一、后排安全帶的重要性
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帶比前排乘客危險性更大,有的汽車后排沒有安全氣囊,并且后排看不到前面,在發生危險前處于毫無警惕的狀態,非常容易發生危險。在實際發生的許多車禍中,后排未系安全帶的乘客從車側和后窗被拋出車外,或在車內形成二次撞擊導致死亡,此種場面屢見不鮮。其實我國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機動車后排乘客也必須系安全帶,然而不少人并不知曉。
二、閃避障礙物
當車輛在行駛時,忽然遇到危險卻來不急制動,或無法剎住車子時,最好的辦法只有閃避了,可是,閃避也是有技巧的。具體的方法就是當發現情況時,轉動轉向盤要由慢到快,逐步進行。路面越滑,就越要平穩地轉動轉向盤,且轉向盤轉動幅度不應大于半圈。完成閃避動作后,應迅速將轉向盤回正,這樣汽車很快就會從左右搖擺的狀態中恢復平穩。駕駛者在整個過程中也不要緊盯著障礙物,而是應將視線對著正確的行駛方向。
汽車的驅動方式和載重情況對閃避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后輪驅動的汽車由于后輪去有根強的分解傾向,容易造成轉向過度;前輪驅動汽車則對轉向盤轉動的反應較慢;四輪驅動的汽車因驅動力被平均分配到四個輪子,而表現得比較平穩;載有重物的汽車左右搖擺會比較強烈。
由于突然的閃躲,常會有安全方面隱患,因此開車時應與前車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而且不要把視線過分集中在近處,要注意遠處的路面情況。
三、爆胎后不要立即踩剎車
如果汽車后胎爆了汽車僅僅是上下顫動,問題不是很大,汽車方向盤還可以控制得住,汽車傾斜也不厲害,只要想辦法慢漫將車停下來就行了。若是前輪,麻煩就多了,不僅汽車會顫動,發生傾斜,而且方向盤也會突然被一股限大的力量拉向爆胎的那-邊,稍有疏忽,沒有控制住方向盤,汽車會向后轉360度而肇禍。
此時若由于緊張而踩下剎車,后果更加不堪設想。因為輪胎泄完氣后,與鋼圈的結合變得很松地,輪胎接觸路面的部分會變形而與鋼圈脫離,加上踩剎車,爆胎的那一邊車輪因阻力大,速度降得炔,容易剎住,造成鋼圈與輪胎的徹底脫離。而另-車輪相應不易剎住,可能要繼續前進,這就像奔跑的人突然被迫跪下-只腳,致使汽車發生翻滾。
因此,在高速行駛中如果發生爆胎,尤其是前輪發生爆裂時,絕對不能踩剎車,而要雙手緊握方向盤,盡量控制前進方向,并松開油門讓汽車慢慢減速。等到車速完全降下來后,操作方向盤停在路邊安全的地方,更換輪胎,重新前進。
四、小雨時雨刷不要持續開
在不斷精益求精的汽車科技中,雨刷的功能始終不變,但其結構卻不斷改進。從手動到自動,雨刷始終是消除玻璃上水滴的最佳方法。當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雨刷便會因風壓而飄起來,以致無法有效地將玻璃上的水珠刮干凈。為防止這點,加壓板出現了,可是加壓板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當汽車在小雨中低速行駛時,車前玻璃上只有一些小雨點,若雨刷壓力太強,膠皮與玻璃的摩擦系數會太大而使其無法順利擺動,而有顫動的情形發生。
另外當有小沙石附著在玻璃上時,雨刷帶動沙石摩擦玻璃,那即使很硬的玻璃也會被刮出許多小痕跡。據悉,有人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時,發生風擋玻璃突然破裂的情形,很可能就是因日積月累的小傷痕所導致的后果。
總之,在小雨中低速行駛時須要慎重地使用雨刷,特別在雨刷顫動時就趕快停止。若充分利用噴水器也可以保持玻璃和雨刷之間的潤滑,對保持良好視線有很大的幫助制動濕了要小心這是關系行車安全的一個大問題,可千萬不要忽略了。汽車在積水路面或暴雨中行駛后,要小心因制動摩擦片濕透而導致制動失效的情形發生。